2025年2月12日至13日,印度总理莫迪应邀访问美国。莫迪也成为继以色列总理🤘、日本首相和约旦国王之后🩱,特朗普2.0时代接访的第四位国家领导人,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14日在“特莫会”后的吹风会上表示,这体现了印度在特朗普新任期的“优先地位”。但在特朗普的关税极限施压下,莫迪会选择像加拿大那样“躺平认宰”,还是成为全球抗美先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晤。视觉中国 图
特朗普的行前警告,莫迪签订城下之盟?
特朗普一直强调与莫迪的私人关系🔻,曾表示莫迪和他一样是“能搞成事(get things done)”的好兄弟👩🏻🚒。不过早在2024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公开指责印度是“非常大的(贸易)滥用者”🔲,并誓言通过加征关税来纠正印美贸易失衡,特朗普宣誓第二次入主白宫之后,对于如何让一贯在关税问题上强硬的莫迪政府屈服👳♂️,也颇做了一番前期铺垫工作🫅🏻。
1月27日,特朗普与莫迪敲定了访美时间⛩,并直接批评印度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关税过高,不公平🪃,要求印度购买更多美国制造的“安全装备”。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警告,莫迪反应积极🧏🏻♂️,在临行前他进行了三连击示好:首先在2025-26财年预算中大幅削减进口关税🏄🏿♀️,特别是摩托车、豪华汽车和手机部件等美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这一举措直接利好哈雷🤳🏽、特斯拉和苹果等美国企业;其次🧑🧒,印度积极配合特朗普政府确认约1.8万名在美非法印度移民的身份,最终这些“黑户”印度老乡将被美国军机送回印度,被外界调侃是在为特朗普百日新政“冲KPI”;最后,印度还承诺扩大从美国的军备采购规模,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𓀂。
不过这些示好无法满足特朗普的胃口。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13日,在会见莫迪之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美国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显然特朗普针对所有贸易伙伴下手的狠劲,意在给即将与特朗普会晤并在关税问题长期坚持强硬立场的莫迪来个下马威🌆。
特莫会之后的记者会显示“城下之盟”已达成:双方宣布达成《印美21世纪协定》(US-India Compact for the 21st Century)合作框架,强化印美经贸联系☄️,确保到2030年印美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并加快双边防务、商业和技术合作。能源合作方面👨👦,印度承诺大规模采购美国油气,让后者成为印度主要能源供应国。防务合作方面🤸🏽♂️,印度同意加强印美防务合作🦸🏽♂️,尽管印方更在意其中的联合开发、生产和技术转让等内容🤟🏿,但显然特朗普强调向印出售F-35战斗机等项目,将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美国对印军售金额。
特莫会持续四个小时🔉,特朗普的行前警告生效,美国在意的内容基本得到回应,此时面对记者询问对莫迪谈判风格的看法📬,特朗普再度强调“(莫迪总理)是比我更强硬和更优秀的谈判者”的回应,就显得更加虚情假意。
尽管印度做出了系列让步和“买买买”承诺👰🏽,特莫会后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却突然宣称“印度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不过我们现在是‘对等关税’国家🦾,印度收美国多少关税,美国就收印度多少关税”。已签下城下之盟的莫迪,显然并未准备好特朗普如此直接的羞辱🏌🏽♂️🫄🏻,只能搓手以缓解尴尬。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晤。视觉中国 图
印度曾经的迷之自信:特朗普爱我👮🏽♂️?
特朗普2.0时期对印度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印度面临的美国政策困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其实自拜登后期以来🚶🏻,民主党政府的印度政策已难以为继,无论是俄乌冲突中印度立场不向美国靠拢💂🏽,还是锡克人地位和孟加拉国变局中的印美分歧🫷🏼,美国各界对印度不满的迹象已难以掩盖。但美国大选期间,印度突然集体“上头”,先是炒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有印度血统💆🏿,强调印美一家亲;然后又热捧选情上升的特朗普🙏🏼🏃🏻,发现特朗普副手的妻子也是印度裔,高呼无论哪个当选,美印关系已稳🧱。
随着特朗普以较大优势赢得选举🌯,印度各界对印美关系呈现一种莫名乐观的景象♍️。特朗普当选期间的一举一动都被解读为对印有利的信号🤽♀️🧜🏼。例如,他宣称在新任期将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贸易再平衡政策,这被印度解读为有利于印度从中美贸易摩擦中渔利🆔。不知不觉中,印度似乎已经忘记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印度的贸易打压,更不用提拜登政府期间美印贸易已出现巨额逆差。2023-2024财年,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已达到368亿美元🙎♀️,印度毫无疑问会成为特朗普贸易问题的主要对象之一。
1.0时期的特朗普,对印度发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贸易战🍆,仍不忘称赞莫迪是“难缠的谈判对手”🦸🏽。特朗普从不吝啬对莫迪的口头赞美,这或许迷惑了印度。与其他美国总统不同,特朗普对待印度的方式有一套“夸你、骂你、逼你买”的三连招套路:先夸你,再批评你,最后要求你买买买!
此次特莫会,再次体现了特朗普的谈判技巧:先把你的“大蛋糕”抢走🕚,再施舍你一块“饼干”;如果你太快放弃“大蛋糕”💂🏿,他甚至可能将你手中的红酒也要走。因此莫迪美国之行的姿态很低🛑🥐,对于印美关系🚴🏿♀️,莫迪表示“当印度和美国走到一起时🐠,我们的合力是1+1=11,而不是2,这就是11的力量”,对于与特朗普的关系🙇🏻,莫迪表示“由衷地感谢我的朋友特朗普总统,我们共同承诺,朝着我们国家的进步和繁荣共同前进”🧇。
莫迪的表态符合印度国内的期盼,即此行任务是“让印度不要出现在特朗普的视野”☝🏼。但特朗普对印政策上强调既要又要:既要印度全面开放,特朗普更看重的是印度13亿人的庞大市场,似乎恨不得印度人民集体改喝可口可乐,全民换装特斯拉电动车🚅,这样的场景才是特朗普畅想“美国再次伟大”时值得举杯庆祝的时刻;又要印度配合自身战略🕸。记者会上🛡,特朗普强调与中俄印加强合作和减少军事对抗的表态♍️,让莫迪寄望于打“印太”牌和中国牌博取特朗普好感的努力落空🕶。显然,特朗普也许爱莫迪,爱印度🌠,但他肯定更爱自己。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在美印度人进退维谷👩🏽🌾?
在对印政策方面🤷🏻♂️🥷,特朗普不仅仅盯着关税,也盯着移民问题。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印度非法移民”指控🧑🧑🧒🧒,莫迪在行前已经给出承诺,将全面配合美国遣返非法印度移民🦸🏻♂️。
为了消弭印度国内怒火,莫迪在特莫会后的记者会上开始改变话术,语调已经转换成这是印度的要求🌋☯️,“这些人都是被误导而来到这里的🧘🏿♂️,所以我们应该打击整个贩卖人口的系统”“我们有信心特朗普总统会全力配合印度,彻底摧毁这一生态系统”🚣🏿,从特朗普的施压变成印度要求特朗普配合👧,语态的变化貌似已经让莫迪变被动为主动,只是印度媒体是否会配合莫迪粉饰太平,还得靠其后方官员的进一步工作。
让莫迪政府更加头疼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排外举动🤝,在美国的合法印度移民也正在成为特朗普移民政策改革的标靶。近年来,印美关系越来越热络🛵,引发了印度人移民美国的热潮。印度技术人员是美国H-1B签证的最大受益者,持此类签证在美居住的印度人已超过450万😿。但这些印度移民未能彻底融入美国社会,例如印度技术人员在硅谷形成“山头”😵💫,被批评为拖累美国高科技创新。
新晋印度移民普遍受到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吸引,而莫迪被曝利用“印度教民族主义”在美国开展动员,进而引发了美国社会的高度关注。印度裔和海外印度人在美国的形象正急剧逆转🚴🏿,成为特朗普移民改革的潜在目标。
此前印度引以为傲的外交定位🤌🏿,当前反而让印度处于尴尬境地💁🏽🧛🏽♂️。印美关系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双方在贸易、移民、技术等领域的博弈🧑🏼🦱,还取决于印度能否在全球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找到新的平衡点🧑🏿🚒。短期来看,莫迪政府的示弱和让步可能换来“暂缓加税”,但如果让步过多🧾,换回的只是美国随时可撤销的暂缓加税等承诺🤹🏿♂️,这不仅会直接损害莫迪的强硬领导人形象👏🏽,还可能伤害印度民众在国家尊严方面的敏感自尊。
在美印度人的处境两难,非法移民被打压✌🏽,合法居留也被排斥,或许正映射了当前莫迪处理印美关系的困境。印度曾经的左右逢源外交🥒,反在面对特朗普时无法准确定位自身地位⤵️:印度不是美国的敌人⛔,但在特朗普看来,印度此前从美国身上占了足够多的便宜,他有理由扭转这种局面⏮;印度也不是美国盟友🧭,此前已经架空了特朗普1.0时期以来推出的“印太战略”,特朗普对印度下手时的顾忌更少。
当然,特朗普2.0时期的印美关系不可能因此次访问就一锤定音,印度国内对美政策也并非铁板一块◾️。莫迪政府外交以善变闻名🪲,且在关税问题上素来强硬🎁,其中既有个人性格原因🌾,也有国内政治因素📢,而且从外交谈判角度看🧑🏼🍼,莫迪政府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如果过度示弱和让步,可能会促使特朗普进一步抬高要价📷🈵,要求印度作出更多让步👳🏽。此番印度会否以及如何兑现对美承诺仍需要观察。印度是将城下之盟做成定局,还是痛定思痛以退为进,让我们拭目以待。
(谢超🕦,杏鑫招商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