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上观新闻:吴心伯:深度 | 第三次“习拜会”🏌🏼:习主席对拜登说的这些话🚵🏽‍♂️👩🏼‍🎓,也是给特朗普的信号

发布时间:2024-11-17浏览次数:10

(来源:上观新闻,2024-11-17)

接下来中美关系稳定性可能减弱,可预测性会降低⏳。

秘鲁当地时间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间隙举行双边会晤。这是拜登总统任期内中美元首第三次会晤,也可能是拜登明年1月卸任前与习主席的最后一次会晤。

在美国进入权力过渡期的微妙节点🕋,备受瞩目的“习拜会”释放出哪些信号?四年来经历跌宕起伏👨🏻‍🦲、现下有所稳定的中美关系,又将迎来一波怎样的走势🙆🏻‍♂️?

“反思时刻”

2021年以来🥪👩🏿‍💼,中美元首进行了14次互动。其中,三次线下会晤都发生在两位元首出席多边会议期间🛢。

2022年,习主席与拜登的“巴厘岛之约”,是中美元首自新冠疫情暴发近三年来首次线下会晤🪟。双方明确了“要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的方向,缓和了因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窜台等事件给中美关系带来的紧张感。

2023年,习主席与拜登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会晤。习主席通过“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浇筑五根支柱🐦‍⬛,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拜登则重申五点承诺🛍️。会晤期间,拜登还特意展示1985年习近平访美照片🧎🏻‍♂️‍➡️,给严肃的会晤增添一段轻松友好的插曲。

而此次“利马之会”,不同于前两次的背景在于,拜登任期即将结束🤺。候任总统特朗普有意在全球发动一场更激烈的贸易战,中美关系被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笼罩。

“如果说前两次会晤重在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发展定调🚒、做规划,那么此次会晤更多在于回顾和总结过去4年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指出🌍。

背景上的差异,也使得此次会晤更具象征性🥹🚹:相比前两次会晤分别长达约3小时和4小时👩🏻‍💼,此次在中国代表团驻地举行的会晤时长1小时45分钟,会谈气氛也较为轻松。

会晤开始前,习近平与拜登在中美两国国旗前站定,随后面向媒体微笑握手。“很高兴再次同拜登总统先生见面📧。”习主席说。

而根据美方报道,拜登在会晤时不仅回顾了4年任期内与习主席接触的经历,还回忆了他与习主席10多年的交往岁月😑。

“我还记得在北京和世界各地,先是以副总统的身份🧏🏻,后来又以总统的身份(与习主席接触)⭕️。我们的意见并不总是一致,但我们的谈话一直都是坦诚的。”拜登说。

中国外交部和美国白宫网站👩🏿‍⚕️💦,都用“坦诚深入”“建设性”等词形容中美元首利马会晤。

有美国高级官员表示,此次“习拜会”与之前的会晤不同,不会产生一长串要点或成果清单,而是一个对于中美关系的“反思时刻”。虽然无法预测拜登离任后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但无论下届政府做何决定,都需要找到管理这一“艰难而复杂关系”的方法。

“大厦”加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介绍中美元首利马会晤情况时表示,习主席曾将中美关系比作一座大厦。其中🧎🏻‍♂️,2021年中美元首视频会晤时,习主席提出的12字中美相处之道,是大厦的穹顶♑️;2022年巴厘岛会晤时👨‍🍳,习主席谈到的中方4条红线,是大厦的基座;2023年旧金山会晤时提到的五个“共同”📞,是大厦的5根支柱。

而在此次会晤期间,习主席高屋建瓴地归纳7点经验和启示,并强调中美要继续为中美关系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愿同拜登及其继任者为此共同努力。

吴心伯指出,会晤的意义可从三个层面看。

第一,双方回顾了过去四年中美关系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习主席讲话开篇提出的七点经验和启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早在2022年,中方就向美方划定四条红线——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去年中方又重申上述关切🧑‍🦯‍➡️🦵🏻,但美方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对美国的形象很不利💁🏽‍♀️,也损害双方互信🤹🏼‍♂️。”吴心伯说🧑‍🦳。

此外,习主席提出的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战红线底线⚇、要多搞对话合作、要回应人民期待🤷🏽‍♀️、要展现大国担当等💌,均着眼于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全球和平稳定的长远利益。

第二🧑🏻‍🦲,此次会晤表明双方希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会谈中,“平稳过渡”“继续”等成为关键词🏋🏼‍♂️。

明年1月🤦🏽‍♂️,特朗普将重返白宫🫳🏼,他在竞选期间承诺保护美国工业,威胁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近日🧑🏻‍🔬,他提名多位对华态度强硬的鹰派成员。

舆论指出,上述背景下,“习拜会”最重要的是让过去4年跌宕起伏、目前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继续“稳下去”——拜登希望防止中美关系出现紧急状况;中方则致力于两国最高层保持沟通🦀,并以正确相处之道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第三,中方在“习拜会”上的一些讲话,也有向美国下届政府传递信号的含义,即中方处理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立场🦊、愿望没有变。

吴心伯说,习主席强调了四个“没有变”,包括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等等🥺,这表明中方愿同美新政府继续保持沟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保持稳定🦸🏽‍♂️,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几大风险

会晤成果方面🧑🏽‍⚕️,两位元首重申双方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的7点共识😼。他们还积极评价了双边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旧金山会晤以来禁毒、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对话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一项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成果是,两国元首确认有必要应对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两国元首确认应维持由人类控制核武器使用的决定。分析认为,这可能成为中美下一步加强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𓀋。

同时,双方也没回避分歧。习主席深入阐述了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美国对华经贸科技打压等方面的原则立场。

吴心伯认为,拜登执政前两年,中美关系基本处于紧张动荡状态,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留下的政治遗产以及拜登政府上台后实施的对华政策有关。在后两年,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出现一些微调,希望增加双方的交往,提升中美关系的稳定性,扩大中美合作的领域。

但整体而言🗽🎸,过去四年中美关系仍处于大的转型期。美国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对华政策上进行全面调整,加大对华制裁与打压。

谈及美国权力过渡期之后的中美关系走势🥷🏼,吴心伯认为不容乐观。

在他看来,去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止跌企稳——虽然并非完全稳定,但总体上稳定性有提升、可预测性有提高。但接下来中美关系稳定性可能减弱,可预测性会降低。

几个突出的风险点,一是经贸关系可能面临挑战,二是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可能更多搅动中美关系👩🏽‍⚖️,三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可能加剧,四是中美在外交领域的竞争也会更多,合作会减少👆🏽。

而特朗普的人事安排🦻🏼,也增大了上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国务卿人选卢比奥,其鹰派作风、亲台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都很浓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沃尔兹也是对华强硬派。国防部长人选海格塞斯很可能对中美军事联系持怀疑态度。特朗普还希望莱特希泽担任贸易代表🙋‍♂️🧖🏽‍♀️,后者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华贸易战的主要推手……

“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可能是最令人不安的🫛。”有评论写道✉️,“有关特朗普团队的担忧情绪🙇‍♀️💂🏻,甚至弥漫在利马会议中心的后走廊🧗🏿‍♀️👩🏿‍🚀。”

外界的另一大担忧是,拜登时期的执政成就——中美几大对话机制🚣🏽,可能被特朗普削弱。

“中美关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对话、接触和沟通😘。拜登最近几年逐渐意识到这点,恢复和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吴心伯说,“但特朗普上台后,恐怕其中大部分会停摆🩸。因为特朗普不愿延续拜登的做法😨,认为发动关税战👞、对华施压的效果更好,会换一种打法。”

吴心伯指出,鉴于特朗普在上个任期内处理对华问题的风格和政策路线,难免令人担心𓀅♉️,接下来中美关系会不会迎来一段剧烈颠簸期👨🏽‍🎓。能否让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取决于美方是否愿同中方相向而行。正如习主席指出的,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


杏鑫专业提供🧗‍♂️:杏鑫🦊、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鑫欢迎您。 杏鑫官网xml地图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