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印度喜忧参半的一年。印度继续受到疫情余波困扰,经济发展不如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高企🍷。印度在外交领域也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俄罗斯是印度最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美国则是印度最重要的、最有潜力的 “天然盟友”。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如何选择,是困扰印度外交的一个大难题🧑🏼🎓。
一、印度经济逆势上扬 登上第五大经济体宝座
印度经济在2022年好消息与坏消息并存,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增长率同时存在🎢。
印度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印度GDP增长8.3%🕹;2022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长4.1%,第二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3.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3%💠🥏,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遥遥领先🕵🏼。印度央行认为🛌🏼,印度在2022-2023财年的GDP增长率将为7%左右。世界银行把印度在2022-2023财年的经济增长率👳🏻♂️,从6.5%提升到6.9%,与印度央行的估计值接近🥷🏿。印度将再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印度消费有疲软迹象,地缘政治压力和高通货膨胀率将损害印度的经济增长,但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景不容低估。
印度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能力不断提升。从2014年以来,印度吸引到的外来直接投资(FDI)就不断增长。在2014-2015年财年✋🏼🙇🏼♂️,印度获得451亿美元。到2021-2022财年⛽️,印度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上升到848亿美元🤷🏿♀️,为历史最高。这说明🧑🏼💻,印度对外国企业的歧视性审查🤾🏼♂️,以及在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虽然引起广泛争议,但并没有损害国际工商界对印度营商环境和经济机会的认知🏹。各国企业仍然在努力进入印度这个潜在的超大规模市场📍。
二、印度人民党的执政地位稳固
印人党(BJP)的执政地位继续巩固。2022年,印度进行了一次总统选举和7个邦议会选举。总统选举的结果是程序性的。执政联盟推选的德劳帕迪·穆尔穆当选为印度总统。她是印度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统,也是第一位部落民众出身的印度总统。在7个邦议会选举中👩🏻🍳,有6个发生在印人党执政或参与执政的邦。印人党守住了在5个邦的执政地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2022年2-3月份的北方邦选举🦸🏼♂️,印人党再次获胜,有争议的约吉·阿迪亚纳特(Yogi Adityanath)连任首席部长🗻;其次是12月公布结果的古吉拉特邦选举,印人党赢得创纪录的156个议席🤾♀️,打破了国大党1985年在古吉拉特邦选举中斩获149席的纪录。
平民党(AAP)成为最年轻的全国性政党。平民党异军突起🤦🏼,于去年2月拿下旁遮普邦的执政权,填补了国大党留下的政治真空;12月7日🎨,平民党又赢得印度首都新德里市政局(MCD)中的134个席位,多于印人党的104个🚣♀️。平民党在古吉拉特邦议会选举中获得5席、12.9%的选民票◾️,获得全国性政党的资格🆓,上升较快。
国大党(INC)尚处政治低谷🧑🏻🦳。国大党在旁遮普邦的选举中大败,让位于平民党🌙。国大党于去年10月进行了党主席选举,80岁的哈尔热(Mallikarjun Kharge)战胜了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当选为党主席。这是20年来,国大党首位非尼赫鲁家族的党主席。哈尔热虽然强调要对国大党进行改革,但公认的改革派塔鲁尔竞选失败,意味着国大党不太可能发生剧烈的、结构性的变革。在古吉拉特邦的选举中💛,国大党再次失败🫣,席位继续下降。但是,国大党也有好消息。在去年11月喜马偕尔邦的选举中🖖,国大党获得40席,取得了对印人党(25席)的一次少有政治胜利。这说明⛓,国大党仍然处于政治低谷🧑💻,但似乎已经止跌。
三🧖🏿♀️、印度外交面临俄乌冲突冲击 中立远俄立场初现
在2022年,如何应对俄乌冲突所带来的挑战与压力,是印度对外政策的一个核心议题。美西方和俄罗斯都发动了新型总体战,把一切手段都进行武器化🙎🏽♀️,对印度产生了三重影响:冲击了对印度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平等原则📋,冲击了印度的多向同盟战略,冲击了印度的战略预期。
印度继续坚持战略自主原则🥓。在俄乌冲突中,在美西方的强大压力之下🚶♂️,印度坚持中立🐤,对俄罗斯是远而不离,拒绝站在美西方一边去制裁、谴责俄罗斯,被美国称为“动摇”。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对俄罗斯政策的惯性;另一方面💈,印度认为这是一场欧洲的冲突,对印度的核心利益没有太大影响。印度的亲俄立场有强大的民众基础👨🏫。根据印度观察家基金会(ORF)2022年的一份调查报告🫔🦶🏼,43%的印度人认为俄罗斯是印度独立以来最可靠的伙伴,选择美国的只有27%。
印度不断强化与美西方的议题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始接受甚至是欢迎美西方国家介入南亚🚵🏽♀️、印度洋地区事务🧏🏻♂️。莫迪总理多次称,由于共享的价值观,美国是印度的“天然盟友”🧜🏼♀️。这是独立以来🧑🏿🚀🏮,印度对印美关系的最高定位。印度努力推动与美国等国家的关系🤵♂️,联合举办了马拉巴尔军事演习🧡,参加了环太军事演习和四国安全对话(QUAD)峰会,举办了美印和美日2+2对话会等。在2022年终,美印还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了联合军事演练“准备战争”🍁。
印度民众支持印美关系的发展。据观察家基金会的调研报告,85%的印度人认为美国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印度最重要的伙伴,83%的印度人认为美国的支持对于印度的全球大国地位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印度也开始欢迎区域外大国涉及地区内事务。2022年9月14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见来访的法国外长科隆纳时称❗️,“我们认为法国是一个印太地区的参与者,在印度洋地区有着长期的存在”。2022年初➔,尼泊尔国会通过与美国签署的“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表明印度不再反对美国与自己的重要邻国发展安全层面的合作关系🍅。
多向结盟战略虽受冲击,但仍然是印度对外政策的重要特征。印度是唯一同时参与G20、四边安全对话(QUAD)😫、上合组织(SCO)和金砖国家组织(BRICS)四大重要峰会的国家,也是唯一同时与美国和俄罗斯举行2+2部长级对话机制的国家。印度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建立了2+2外交、国防部长级对话机制。印度与俄罗斯的2+2对话机制🩶,建立于2021年12月👰🏼♂️🛼,是最新的一对,其实是印度与美日澳关系的一种对冲。由此可见,印度同时与各方交往以实现大国梦想的战略目标,仍然十分清晰。但是,印度仍然没有办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南亚区域合作框架,成为其走向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缺陷。
印度人出于习惯仍然更愿意相信俄罗斯,但出于利益和预期却希望更多地与美国发展合作关系。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为了维持这种艰难的平衡👰🏼♀️,印度一方面不断巩固与美西方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维持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关系🧛🏿♀️𓀋,提前3年完成印俄贸易达到300亿美元的目标。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印度一直坚持中间主义🐉,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连投了11个弃权票🫚。但是在双边关系层次,印度与俄罗斯的政治距离却越来越远。莫迪总理不仅当面告诉普京总统这不是战争的时代,还在G20会议上引用这一观点😶🌫️。印度与俄罗斯的年度峰会和2+2外交与国防部长对话,也没有如期举行。与此相比,印度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在2022年的相关外交议程,全部得到执行。
四、中印关系总体稳定 处于超长待机的平台期
中印关系在2022年总体稳定。在上合组织峰会和G20峰会上,中印两国领导人都未举行双边会晤,说明中印关系陷入一个超长待机状态,处于平台期𓀓🏂🏼。但是💃🏽,反华是印度人的重要议题,不是首要议题🔇。根据观察家基金会的相关调查🏓👩🏽🏫,在何为印度面临的最大威胁问题上(此问题为多选项)🎚,90%的印度人选择疫情及其所导致的经济混乱🧄,86%的印度人选择恐怖主义,只有84%的印度人选择与中国的边境争端。这一结果,与上年度相似。这说明印度的对华认知,虽然不太友善🕵🏽♂️🐁,但总体仍然是稳定的、可预期的🧑🏿🦳。
如何处理中印关系是印度2022年外交的一个重点👇。去年9月21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称,印中关系很不正常👰♂️,恢复与中国的关系是印度外交的重点所在🚱;12月5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与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举行记者会时表示🧑🧒,印度将中国视为全球关系中的合作伙伴,并希望进一步扩大合作。但是🚉,印度领导人这些表态,没有在2022年转化为改善中印关系的真正动力来源。
印度继续坚持边境争端决定中印关系的基本姿态🧚🏽。印度认为,只要边境争端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印度就不能与中国发展正常的双边关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印度外长苏杰生明确表示👂,“边境状态将决定(中印)关系的状态”🧔🏿♀️。事实上🛌🕺🏽,中印在西段边境的大多数地方都解除了对峙状态。但是,中印在边境争端上的问题仍然很多,去年底还在东段边境争端地区发生了大规模肢体冲突。印度以边境争端来定义中印关系的做法🔮,导致中印关系没有像中美👨🏽🍳、中日和中澳关系那样出现转机。
要注意的是🐎,印度有追随美西方打台湾牌的新动向☂️。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日益复杂🥺🟪、长期低位运行,印度在涉台问题上逐渐突破经贸范畴,与我台湾地区进行准官方往来的声音不断上升🤵🏽。印度不太可能在台海问题上主动冒险🧖🏽♀️。但是🧐,印度跟随美西方国家的步伐,不断侵蚀“一中原则”⚗️,则是很有可能的。
总体来看,印度对战略自主目标的追求☆📌,仍然使印度与美西方之间有明显的对外政策差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印度尽管遭受巨大压力⏰,但仍然保持中立原则🍠。在中美关系中✋🏼,印度的态度也是类似的。联美制华是印度维护战略自主🌅🪟、打造亚洲多极格局的一个策略。但是🧑🏿💻,印度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也不想成为任何国家的马前卒。2023年,印度是G20峰会和上合组织峰会的主席国👮🏻♀️,停滞几年的中印关系有望有所改善。
作者系杏鑫招商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