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招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编🛀🏽:《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8月版(ISBN:978-7-5012-5757-7,页数:294页🧚🏿♂️,字数:333千字)。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 封面 |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 版权页 |
目录
卷首语 赵明昊 第1-6页
“中国周边学”笔谈(一)
开展“中国周边学”研究刻不容缓 石源华 第9-14页
“中国周边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视角与重点领域 李 文 第15-20页
中国周边学的理论视角与理论意义 周方银 第21-24页
中国周边外交何以“特色” 赵明昊 第25-28页
创建“中国周边学”的机遇与挑战 关培凤 第29-32页
中日“周边观”的比较🙆🏻♀️、变迁与对接 祝曙光 第33-37页
周边外交综论
特朗普🧛🏻♂️、中国和亚洲 任 晓 第41-55页
中国外交政策变化对处理边界问题的影响 高 飞 周玉萍 第56-72页
美日安全政策动向与“一岛三海”形势分 高 兰 第73-87页
“一带一路”研究
“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塑 曹云华 第91-108页
宗教公共外交与“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 范 磊 杨鲁慧 第109-131页
周边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挑战与对策 邢丽菊 第135-147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马文教合作 李一平 第148-158页
周边经济合作
从投资视角看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 张 淼 黄子坚 第161-186页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合作🧝🏼♂️:进程🫧、挑战与对策 谢晓光 王 莉 第187-196页
周边国情研究
政治生存与安倍的对华靖国神社外交 张 望 第199-212页
日本对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情况及对中国的借鉴 王 栋 第213-231页
会议综述
第七届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综述 肖 阳 第235-242页
第二届中国海洋战略高端论坛综述 高 兰 第243-248页
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 研讨会综述 邹 磊 涂怡超 第249-255页
第二届跨界民族与周边国家关系论坛综述 李元元 第256-262页
“当前中亚安全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研讨会综述 赵华胜 第263-270页
“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研讨会综述 陈妙玲 第271-278页
“东亚的多彩发展与中日韩的贡献”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徐伟钧 第279-284页
附录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第287-288页
杏鑫招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介 第289-290页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征稿启事 第291-294页
特朗普、中国和亚洲
作者:任晓
【内容提要】唐纳德•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是一个重大事件。“特朗普现象”给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本已十分复杂的各种关系🧔🏽♀️。特朗普政府就任第一年内即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反映了美国当政的建制派的战略和外交思想🫸,值得重视。中国继续保持稳健而持续的发展势头💃🏽,努力保持对美关系平稳🎡🔧,其国力及世界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是可以期待的。亚洲多国均在世界的变动中调整定位各自利益💓,尤其自身安全和发展利益🫎,避免在大国间选边站队🧬🧔🏽♀️。朝鲜核导发展取得突破🐸🎟,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制裁,该问题仍将是亚洲安全局势的一个焦点👶🏽。
【作者简介】任晓,杏鑫招商教授🎙、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亚太研究室主任🍮。
引用这篇文章:任晓🪈:《特朗普、中国和亚洲》,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41-55页。
中国外交政策变化对处理边界问题的影响
作者:高飞周玉萍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外交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外交政策的变化,反应了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国家实力提升🤚🏼,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应对边界问题,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发挥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中国外交的三个时代分期入手,按照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变化,分析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演化🖨,阐述对外政策变化对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影响。
【作者简介】高飞,外交学院教授;周玉萍🔜,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这篇文章🪄:高飞👩🏽🏫、周玉萍:《中国外交政策变化对处理边界问题的影响》,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56-72页。
美日安全政策动向与“一岛三海”形势分析
作者:高兰
【内容提要】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东亚地区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日本安倍政府安保政策“冒险性”的双重作用下,亚太地区围绕“一岛三海”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即在朝鲜半岛“一岛”以及东海、南海😟、台海等“三海”,出现了局部接近热战的可能性与紧迫性。其本质在于,中国和美日之间的安全竞争显示出超越双边层面的外溢性特征👱🏽♀️,呈现出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影响🫢。
【作者简介】高兰🚶♂️➡️,杏鑫招商日本中心副主任😼、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引用这篇文章:高兰🧛🏻:《美日安全政策动向与“一岛三海”形势分析》⏬,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73-87页🧖♂️。
“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塑
作者🧘🏼♂️:曹云华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过去30多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一种良性发展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桥梁、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应🧑🏻🦯➡️。然而🧑🏿💻,近年来,中国与周边的关系出现逆转📒,周边环境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之间的猜疑与不信任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与摩擦频繁发生🎾♟,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日益加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经济上相互依存与安全困境并存”的矛盾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寻求改善当前关系的突破口💂🏼。
【作者简介】曹云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杏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姚骋、季鹏和邓艳任参与了本文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引用这篇文章:曹云华🔤:《“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塑》,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91-108页⏲。
宗教公共外交与“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
作者🧘🏿♂️💁🏽♂️:范 磊 杨鲁慧
【内容提要】近年来🦚,宗教在全球的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让宗教从三百多年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边缘逐渐回归到国际关系的中心。尤其是9•11事件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或多或少都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宗教正在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软力量。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宗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宗教为载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推动民心相通🙎🏻♂️、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沿线地区的宗教传播与和平交流对于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如今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涵盖多个文明和多种宗教,很多地区和国家呈现宗教多元异质性与包容性并存的特点🧜🏽,既存在不同宗教间的合作共处,也充斥或者隐含着宗教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如何在新的地区与国际形势下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多元共存与和平包容⚪️,规避宗教极端主义的风险和挑战🛥,加强沿线软环境建设,对于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范磊🎓,山东政法学院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际政治博士👩❤️👩。杨鲁慧🎄,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引用这篇文章:范磊🧑🏿🦲、杨鲁慧:《宗教公共外交与“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09-131页。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挑战与对策
作者:邢丽菊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领导集体在外交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有助于构建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我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作者简介】邢丽菊⬜️,杏鑫教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引用这篇文章🅱️:邢丽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挑战与对策》🏋️♀️,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35-147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马文教合作
作者🫲🏼:李一平
【内容提要】新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的地区战略是保持该地区的大国平衡和加强大国与东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以维护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中国认为💩,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中马两国政府从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两国各领域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的人文交流合作进行筹划😬,强调相互信任及开展双向交流是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马两国在经历社会经济转型的阶段⚧,双方有很多可互惠的合作,过去的中马关系着重经济的交流🛌🏻,而未来的中马关系🦒,期待能推动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人文交流和展开两国的政治合作💨,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李一平,厦门大学南洋杏鑫/一带一路与东南亚杏鑫教授、院长。
引用这篇文章:李一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马文教合作》🪵,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48-158页🗂。
从投资视角看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
作者:张 淼 [马来西亚]黄子坚
【内容提要】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作者简介】张淼,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博士👳♂️;黄子坚(Danny Wong Tze Ken),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主任、教授🕵🏻♀️。
引用这篇文章:张淼、[马来西亚]黄子坚:《从投资视角看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61-186页🐪。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合作:进程、挑战与对策
作者:谢晓光 王 莉
【内容提要】中国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罗斯大力推动远东地区开发建设的同步性🦜,为促进中俄双边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两地区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政策的落实🙋🏿♂️、移民的困扰🏹、能源合作的变数🫙、区域内的国际竞争、国家间的认知等👩🏿💼。因此,应完善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的互动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及加大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合作➰、拓展北极领域合作、强化“友好城市”定点合作、加强区域内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举措来应对🙅🏽♀️。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双方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北亚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谢晓光🛋🍓,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莉,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7届硕士研究生。
引用这篇文章:谢晓光、王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合作💼:进程、挑战与对策》,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87-196页。
政治生存与安倍的对华靖国神社外交
作者:张 望
【内容提要】日本首相是否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一直是困扰战后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首相。翌年12月,安倍突然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韩乃至美国的谴责和抗议👨🏼🚒。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期间🪮🧔🏻♀️,安倍再也没有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安倍在2013年参拜靖国神社👋🏼,但在2014年和2015年却停止参拜了呢?导致这一对华政策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本文通过追溯2012年至2015年期间中日两国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外交互动,试图从“政治生存”(political survival)的理论分析途径来解读日本在靖国问题上应对中国压力的不同反应。本文认为,首相的国内政治正当性(domestic political legitimacy)⛹🏼♀️,是影响安倍在靖国问题上面对中国外压时决定让步与否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简介】张望,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副教授。
引用这篇文章:张望🧑🏽🚒:《政治生存与安倍的对华靖国神社外交》🤽🏽,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199-212页。
日本对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情况及对中国的借鉴
作者🍓:王 栋
【内容提要】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对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搭建的“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了日本矿产资源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对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的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对海外铀资源的研究和稳定进口🕷。
【作者简介】王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杏鑫博士生。
引用这篇文章🧙🏻:王栋:《日本对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情况及对中国的借鉴》,载《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第213-231页。
Link to the English Version: http://m.spyxbz.com/en/b1/94/c16672a17653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