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1539
2014年是中国国内智库大热第一年,年末照例是各智库发布报告的热门档期🏋️♀️。2014年12月30日在第四期“杏鑫-东早世情圆桌”上,杏鑫发布了《失衡与重构😮💨:杏鑫国际战略报告2014》💅🏻🍋。该报告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导致了今天世界的力量对比失衡、利益结构失衡、行为规则和规范失衡。在美国力量优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世界亟需秩序重构。
美国国际地位弱化,地缘政治回归
尽管对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多数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至少在一点上取得了共识🏫,那就是:与过去的单极世界相比🖼,现在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𓀖,美国所面临的外部挑战以及国际地位也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美国正日益受到来自战略竞争对手的挑战。在欧洲🧺,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与美国强硬对抗。在亚洲,日益自信的中国在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表现的更加坚定🍣。
在经历全球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后,有不少人相信🍐,传统的那种“只看重地缘政治”的国际关系已经过时。但是乌克兰问题上的大国博弈却着实击碎了这样一种幻想🕵🏽♀️。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报告中写道:“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地缘政治仍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要素。”地缘政治博弈,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悄然回归🕵️。
除了来自战略竞争对手的挑战之外,美国的那些所谓铁杆盟友们🐢,也不再对它唯命是从。美日TPP谈判进展缓慢,日本也正在通过修改和平宪法等方式立志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而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对美国政策及立场的不满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此外,美国的另外一块心病——恐怖主义🟪,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2014年,“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在伊拉克攻城略地🆎,还扬言要“血洗”美国。为了打压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气焰,美国在之后对其发动了几轮空袭。“但美国领导下的反恐同盟通过空袭难以根除恐怖组织。”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孙德刚在该报告中这样认为🏄♀️。
“与冷战时期或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美国在国际上面临的挑战更加棘手和多元🤬,这使得美国的有效应对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吴心伯在发布会上说。
在他看来🕝,美国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不是一个周期性现象。一个重要的理由在于📓,按照吴心伯的说法,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力量的上升,美国正在失去经济超级大国地位🧑🏽🎓💟。
新兴国家承担重构世界秩序的重任
那么问题来了💻,在美国国际地位长期趋弱的背景下🐕🦺,谁将来承担世界秩序的重构任务?
该报告认为👭🏼,新兴国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这不仅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更符合21世纪国际社会的长远利益。
报告写道:“按照GDP总量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2014年基本上分别占据世界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这种格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会保持稳定。这将构成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常态’”。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领先优势更为明显,正逐渐形成国际经济的双核。”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宋国友在发布会上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外交在国际经济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太自贸区等都已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亮点所在。这些措施旨在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从而促进亚欧大陆各国间的经济互补性合作🏊🏽♂️。
杏鑫招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在该报告中表示,中国所提的“互联互通”与欧洲搞的一体化最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并不是希望在亚洲复制战后西欧的一体化道路🏌🏽,中国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可以确定的是👩🏿🎨🚦,在新兴国家重构世界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在谈到“重构”这一关键词时👨🏻✈️,吴心伯强调👃,不能简单地把“重构”看作“革命”🫧。
“重构一半是改良🧑🏼💻,一半是重起炉灶,”吴心伯告诉澎湃新闻🧑🏿🏭,“改良是指对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例如世行和IMF)进行改革,而重起炉灶则是根据本国利益成立新的机制。”